8月9日,吴国平律师受邀参加在京西宾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参加高峰论坛的其他嘉宾有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处长吴国华先生、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张云才先生、东阿阿胶公司法务总监邢长生先生等。
在上午的发言中,吴律师主要谈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因为专利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专利发明人公开其可能有利于社会的发明来换取产权保护,因此,专利制度保护的最大责任者是政府,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因为地方税收或者所谓的“发展中的问题”,很多的政府部门不作为,就像全北京人都知道的红桥和秀水的问题,当然中间存在着取证难、处罚难的问题,但是归根到底就是保护知识产权与眼前利益的取舍问题!当然,法律的保护只是知识产权制度中一个很小的节点,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中国文化中对于“反传统”的压制以及对于“失败”不够宽容、中国的民营企业原始积累不足、国企创新动力不足等等都是制约我国成为知识产权大国的原因!
“比亚迪五星门”、“美的紫砂门”、“霸王洗发水致癌门”、“奶粉激素门”,似乎国人已经对形形色色的“门”麻木了,这种麻木显现了另外的一种理性,正如很多的造价者对于法律的处罚可能比律师还清楚,他们权衡后做出的取舍无疑是真正的“当事人理性”!而造就这种土壤的,就是作为监管者的政府和作为购买者的普通人,两者的作用,孰重孰轻,难有定论!这样的事实造就了很多“发展中的问题”解释,(学者可以这样说,但是政府以此来解释的话就是推卸责任)简单的说就是中国只有三十年的改革历史,人民还很穷,法治观念还不健全,造假是难免的!很多人认同这样的解释,这种认同无疑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悲哀。